english
当前位置: 开云中国 > 新闻中心 > 科技动态 > 内容详情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特产”,原来长这样!

发布时间:2021-02-23 15:29 浏览数:1460

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其间,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首次公开亮相。月球“土特产”到底长啥样?带你一起揭开神秘面纱。

月球“土特产”原来长这样!

2月22日,习近平等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月球样品由一方形似中国尊的容器储存。嫦娥五号一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即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土壤”,包含微细的矿物颗粒、岩石碎屑和玻璃质微粒等。月壤颗粒质地微细,主要由氧(O)、硅(Si)、铝(Al)、铁(Fe)、镁(Mg)、钙(Ca)、钠(Na)、钾(K)、钛(Ti)等元素构成,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很多毫米级的岩石碎屑,科学家可以测算其结晶年龄,进而对月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做出更精准推断,很可能会更新我们对月球的一些认识,并扩展到对火星、小行星和整个太阳系的了解。>>详情

月球“土特产”具体怎么用?

要深入认识月球,除了遥感手段外,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月球样品,开展精细分析。根据国家航天局制定的《月球样品管理办法》,月球样品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4种基础用途。>>详情

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目前储存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月球样品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研究。为避免月壤受到氧气和水分的侵蚀,实验室出入有严格的清洁程序,并用氮气填充月壤的存储环境。

样品实验室 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这个实验室主要负责月球样品的处理、存储和分析研究,包括月球样品的基本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尤其是一些消耗性的、需要大样本量的实验和分析工作,取得的数据将对外开放共享。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样品的分类、样品分样、部分物性测量和矿物化学分析等。

按相关规定,月壤未来将向全国科学家开放研究。经过申请,国内具备研究能力和资质的科研人员可利用各类专用仪器设备,对月壤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分析。

月壤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3月,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目前,月壤已运抵国博,正在布展。

届时,月壤将放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容器中显示。设计师介绍,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以体现稳重大方之感。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厘米,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千米。外部造型宽22.89厘米,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容器内部造型由“地球”“月球”等组成。月壤储存在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中。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中国地图造型透光突出象征华夏大地对月亮的长久情意。容器内的“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厘米,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

向着更加浩瀚的苍穹,前进!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习近平总书记22日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鼓励大家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探月工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无不凝聚着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无不闪耀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光芒。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以探月精神不懈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我们必将在奋力奔跑中迈向更加壮丽的星辰大海!


来源: 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日报等

科技动态 Other news

更多
0871-64119200
yunkey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