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3月6日傍晚,工业和信息化部放出一条消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在全国上线了。
这是在工信部授意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推出的小程序,全国16亿手机用户可免费查询包括国际行程在内的,过去14天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并获得绿色或红色通行卡。
“目前停留或到访湖北的是红卡,系统规则可根据国家防疫要求进行调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张雪丽介绍,这个应用可作为行程证明,已对接了国务院客户端、深圳市深i您、佛山南海、银联云闪付、海尔复工复产平台及对接中的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交通部信息中心、海关等10几个机构平台。
当疫情防控下沉到社区,从高大上的AI、大数据,到简单快捷的小程序,各种信息技术正全面缓解社区的压力。
社区是疫情防控承压阀门
所有的服务和重大事件的防控都在基层、在社区,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唐燕副教授所言:“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当前,如果说医院是抗战的第一战线,作为基层治理单元的社区可谓是抗战的第二战线。社区这条战线看似后方,在一些地方甚至看不见什么激烈的硝烟,却是长期持久助力疫情缓解直至解除的重要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政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近日联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引》,要求各地推进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减轻城乡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
谈及社区治理,曙光云计算公司总裁助理、战略咨询部总经理徐辉明认为,此次疫情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发挥了超强作用,初步实现精准发现、精准管控、精准指挥和精准处置。
因为疫情防控的垂炼,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以省为单位统筹规划社区网格化(城乡网格化)的功能及职能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一些社区防疫措施的痛点也慢慢凸显,相当多的社区智慧化基础薄弱,即便有“智慧平台”,也因为缺乏运营和用户,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
徐辉明说:“社区、街道、乡镇、村庄等信息化的横向纵向建设仍需逐步加强,反映出城市综合治理的网格能力亟待提升。社区等城市治理子单元一般缺乏智能应用的快速搭建响应能力及数据驾驭能力,必须通过推动城市大脑等类似项目建设,让所有城市神经末梢切实拥有智慧。”
在智慧下沉到社区的进程中,看似简单的小程序弥补了社区的“不智慧”。
2015年,武汉腾青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微信生态用公众号+H5的方式做基于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创新,网格员和居民通过社交关系参与社区治理。2018年3月“武汉微邻里”小程序上线后,一直保持比较低频的使用状态。疫情爆发后,“武汉微邻里”涌进大量用户,小程序经历了两次“爆表”。
现在,这个小城序已积累了292万用户,累计完成22989人的30610次求助帮扶,有效降低了社区基层街道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成为将“网格信息化”应用到疫情防控的典型代表。
智慧城市边界越来越清晰
城市治理对应着社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体现于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疫情让全社会认识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
徐辉明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巨系统,通过此次疫情防控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跨部门业务管控等智慧城市诸多典型场景的演练,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地理信息等信息技术充分展现出对城市运行与指挥调度、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的强大支撑能力。
浪潮集团副总裁姜振华说:“以往谈及智慧城市,强调‘优政惠民兴业’,疫情防控让这个比较大的范畴聚焦于实用,形成了从社区这一底部环节逐级向上提供服务的健康健康链条。”
以浪潮承建的智慧社区为依托,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将智慧郭店综合运行管理中心设置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向上实时对接市、区疫情防控工作,向下综合指挥调度16个村居网格、63个基础网格。
但姜振华也提醒业界,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已近十年,但有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他说:“我们在支撑疫情防控中发现,各地政府部门搭建的信息化系统平时可以解决部门内部各种问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未来的预判还存在差距。”
这多少与“烟囱化”的各类大数据仍未实现横向贯穿或打通有关。疫情期间的摸排工作中,人、企业、物资的数据比过去更精准,但是根据人和人、楼和楼、街道和街道、小区和小区间的摸排结果作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目前做不到。
姜振华说:“智慧城市的数据如果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就是失败。作为城市最小治理单元,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重要环节,但很多城市问题不是街道和社区能够独立解决的。希望这次疫情,能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有一些改变。”
大数据支撑信息技术全面渗透
工信部疫情防控大数据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情态势研判、精准防控及后续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移动通信独立用户(扣除同一用户多号)普及率在2018年就已超过82%,在疫情防控中,电信大数据以简单有效的手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疫情大数据涉及个人隐私,邬贺铨建议,按照原始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则进行处理,明确政府企业对防控数据的权限与责任。
比如,“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调用的是三家电信运营商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是手机信令数据,通过手机所处基站位置获取,用户只须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不收集其他个人信息,这种处理方式不改变数据归属所有权和存储位置,只带走不含敏感数据的分析结果,充分保护了用户隐私。
按说,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在这个几乎人人有手机的时代,在疫情防控的“网格化”措施管控中,通过电信运营商就可以追踪手机接入基站的数据画出一个人的大致交通痕迹,隐瞒不报的情况不应出现。
大数据传播供应商李明杰说:“这反映出数据共享及相关部门的流程没有真正打通,智慧政务的建设仍然粗糙,疫情结束后需要补课,以获得社会治理局面的全面提升。”
和电信运营商同样蓄积了丰富用户资源的百度、高德,在此次疫情中通过地理信息服务提供移动终端轨迹数据信息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说:“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抗击疫情中提供了多方面支持,显示出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大型工程系统支撑、跨技术融合解决场景等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